阅兵只剩6天,普京与特朗普不谋而合?想让中国核裁军,中方回应

这两天最火的话题,就得说特朗普放的消息 —— 他说自己在阿拉斯加跟普京专门聊了削减核武库的事儿,还想把中国拉进来,搞个 “三方一起减”。普京那边没说反对,表面上看,俩人好像商量好了要唱这么一出 “双簧”。偏偏这时间点赶在阅兵前,镜头一多、关注度一高,这话就更容易带节奏:谁要是不凑这个局,谁看着就像 “不配合” 似的。

不过北京没绕圈子,外交部直接一句话摆那儿了:这事儿既不合理,也不现实。理由说得明明白白:核力量的体量不一样,核政策不一样,安全环境也不一样。核导弹最多的那两家,得先把自己的库存减下去,给之后更大规模的军控谈判打个好底子。这话没虚的、有依据,还说到了点子上。

先看各家的家底就知道了。公开资料里,美国大概有 3700 枚核弹头,俄罗斯差不多 4300 枚,俩加起来快占全球九成了。中国这边,官方没公布具体数,但美国科学家联合会估算也就 600 枚左右。这三个数往这儿一摆,谁是 “满仓”、谁是 “半仓”、谁是 “刚够底线的库存”,一眼就能看明白。你让存货最多的两家各减点,谁都能看懂;可你让本来库存就少的那家再往下砍,这就不是 “公平” 了,是 “搞失衡”。

中国的底线写得清清楚楚:不首先用核武器,就是自卫防御,核力量只维持在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。这不是喊口号,我们是真这么做的。对我们来说,核武器就是最后一道 “门闩”,平时锁在那儿,用不上才最好。反观美俄,他们的文件里总给 “先动手” 留着模糊的空间,话不说死,做事就有回旋余地。一边是 “锁门防贼”,一边是 “在门口巡逻”,路子不一样,节奏也对不上。非要把三家捆在一起同步走,步子肯定乱。

有人可能会问:既然谈的是和平、是裁军,大家一起少点核武器,难道不好吗?听着确实好听,但掰开了揉碎了看,这里面门道不少。华盛顿那边现在压力挺大,军费一年快到一万亿美元了,占全球四成。钱袋子紧,就先想着减开支;同时又怕中国发展太快,于是就把 “核裁军” 当工具用 —— 一边想少花点军费,一边想给中国的核力量设个上限。美国去年的国防预算接近 9000 亿美元,全球军费四成都被美国一家吃下,财政压力巨大。特朗普想要 “制造业回流”,国内经济优先,核军备花大钱不讨好。他现在最想做的,是通过 “全球军控谈判” 把中国的军事进步锁死,顺便削减美俄自家的负担。

普京那边也不轻松,俄乌打了这么久,军费占比一个劲往上涨,再加上西方制裁,喘气都费劲。这时候提 “核裁军”,对外能说自己在推动缓和,对内也能减轻点压力。俄乌冲突打到现在,俄罗斯财政压力暴增,普京主动提出削减核军备,看上去是为世界和平 “贡献力量”,实则更像是给经济喘息留空间。俄方希望通过裁军缓解内部压力,改善在国际社会的形象,还能顺手把中国拉进来,帮自己分担外部压力。

两边的心思都不复杂:既要面子,也想要里子。但问题是,他们的算盘不能让中国来买单啊。老资格的《中导条约》大家都知道,1987 年美苏签的,专门限制 500 到 5500 公里的陆基导弹。那时候这条约确实稳住了局面。档案里写得明明白白:2019 年是美国自己先退出的;到 2025 年 8 月,俄罗斯也宣布不履行了。把这根 “大梁” 拆了的是美俄,不是中国。现在想重新搞这套机制,行啊,我们欢迎。但你不能一转身就把中国拉进来当 “修梁的工人”,还得让中国先拿出 “材料”。

国内有些舆论担心:我们这么直接拒绝,会不会被人扣上 “不愿为和平出力” 的帽子?中国不是不谈,是不接受这种不对等的三边捆绑。那两家的核库存都堆成山了,你让手里只有 “应急工具箱” 的人也跟着 “按比例减”,这根本不合适。要是真有诚意,就先把那两座 “大山” 削矮点,拿出实实在在的大动作,再请别人来参与更大的谈判框架,这才叫顺序对。

我们在伊核问题上一直做实事,拉着大家坐下来谈,目的就是把核扩散的闸门关上。表面看像是 “英雄所见略同”,其实俩家各有各的小算盘。特朗普想在财政听证会上有话说:你看,我在努力减军费;同时对外还能吹,我在推动和平。普京则想在西方的压力下,多一个缓和的说法,也不想在中俄关系里被拉得太远。两边都有自己的 “小九九”,都不想吃亏。但这 “小九九” 里,不能把中国的利益也算进去。中国的发展节奏,不该被别人当成 “谈判的筹码”。

有人会问:那中国就这么一口回绝,是不是把路堵死了?不是。我们把大门留着,只是说清了门槛 —— 美俄先减,减到一个更合理的水平,把核查、透明、互信这些配套措施都跟上,到时候再谈让更多国家参与,这叫 “先难后易”。门开着不代表没人看门,没有配套保障的谈判,最后大概率就是拍张好看的合影,回头该咋干还咋干。

还得把 “核共享” 这事点出来说。美国在欧洲搞这一套,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嘴上说的是 “集体防务”,实际上就是把核风险摊成一张网。你一边喊着 “少点核武器”,一边把核武器往更多地方摆,这不是减,是扩散。核武器越集中、越透明、大家越克制,才越安全。你把它变成 “共享的道具”,热闹一阵是一阵,可判断失误的概率也跟着往上跳。真想稳住局势,先把这股 “核共享” 的风收一收,给世界一个明确信号:不是喊着停,是真的放慢脚步。

媒体还得热闹几天,尤其快到阅兵了,大家都盯着 “安全”“军力” 这俩词。美方可能还会接着放话,说 “欢迎中国加入”;俄方也会表态,说自己 “态度开放”。等热度过去,就得看实际动作了。要是美俄愿意先迈出一步,比如公布个更清楚的削减路线图,降低核武器部署的警戒等级,缩小 “核共享” 的范围 —— 这些真动起来了,谈判的氛围才会变轻松。核裁军不是写文章,不能靠漂亮话蒙混过关。谁手里的核武器多,谁就先拿出实际行动。中国这次的回应,不是把门关死,是把话说明白。等美俄把真招亮出来,再谈扩大参与、升级规则、加强互信,啥都好说。

中国已经把态度说清楚了,接下来,就看那两位怎么 “表演”,该他们先走一步了。毕竟,阅兵展示的是我们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,而不是对外扩张的野心。核裁军这事儿,得先把账算清楚,再谈合作。中国不做 “局外人”,但也绝不当 “冤大头”。

举报
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