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单公布!26国元首出席,中亚5国一个不落,两对冤家天安门聚首
前言
天安门广场上,26国元首齐聚一堂,场面不只是“排面”,更是信号。中亚五国全员到场,朝韩、阿亚“冤家聚首”,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国际逻辑?

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纪念活动,而是一场外交“排兵布阵”的集中展示。地缘政治正在重构,谁在合纵?谁在连横?中国这次把多边舞台搭到了家门口。
谁来了?从“邻里走亲戚”到“地球村聚会”
这次出席名单,不是简单的“凑热闹”,而是一次地缘政治的精准排布。从亚洲到欧洲,从非洲到拉美,26国元首跨越四大洲而来,背后各有各的算盘,但最终落脚点都指向了一个共同坐标:中国。

亚洲是主力军,18国元首到场,特别是中亚五国——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——集体亮相,这是头一次在中国主场“组团出镜”。别看这五个国家平时话不多,但个个都是“一带一路”的关键节点,光是今年6月签下的55项合作协议,就涵盖了能源、基建、安全三块硬骨头。这波“全员出动”,就是给中亚合作打了个稳稳的背书。
东南亚这边也不甘示弱,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印尼、马来西亚齐聚北京。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点:都是二战受害国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的受益者。柬埔寨的西港经济区、印尼的雅万高铁,一个个项目不是纸上谈兵,是实打实落地的。它们来,不是表态,是投票。
而欧洲的出席阵容也有点意思。白俄罗斯、塞尔维亚、斯洛伐克——这三位不是“体量大”,而是“态度硬”。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公开驳斥欧盟施压,直说“访华是主权决定”,这话一出,立场就很明了。这些国家不是跟着西风走,而是选择了“东向而行”。

这还不算完,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也来了,虽然总统李在明没亲自到场,但派出了实权第三号人物,也算是给足了面子。而朝鲜那边,金正恩亲自出席,朝韩两方在中国同框,这个画面,五年没见过了。
朝韩同台,阿亚同场,谁说老冤家不能“点头寒暄”?
很多人关注这次活动的“看点”,不是谁来,而是“谁和谁一起出现”。这次天安门广场上的画面,历史味、现实感,都拉满了。

先说朝鲜和韩国。2018年板门店之后,朝韩高层就再没在同一个场合露面。这次中国主场,两方代表都到了,虽然李在明没来,但派出了国会议长禹元植——这个级别,已经足够说明问题。朝鲜这边更是罕见地由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出席。表面看是纪念活动,实则是一次“非正式接触”的场合。
背后的现实也很扎心:半岛无核化谈判止步不前,朝韩离散家属问题年年拖延,现在登记在世的还有5.6万人,每年3600人离世,这个账,时间算得比谁都清楚。
再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。这俩国家前脚刚在俄罗斯斡旋下签了停火协议,后脚就在中国同场出现。这不是巧合,而是安排。中国提供的是“非介入性外交平台”,不站队、不拉偏架,但让你们可以在一个相对中立的空间里“坐下来喘口气”。

这和俄罗斯主导的安全机制是两种路数,一个硬,一个柔,各有各的用,这种“冤家对面不再拔刀”的场景,虽然不等于握手言和,但至少说明一点:大家愿意出来见面,冷静下来谈事。在当今这个“动不动就制裁、隔空喊话”的时代,能把人请到一块坐下,不容易。
谁站台,谁缺席?背后都是信号
从26国的出席名单里看,不光是“来了谁”,更重要的是“谁没来”。美英法这类西方大国,一个没派元首来,只是派了代表团,说明什么?说明这场活动,是“非西方主导”的多边舞台。

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出席没悬念,白俄罗斯、朝鲜、古巴也都来了,这三国和普京在今年5月还一同参加了莫斯科胜利日阅兵,联合发声要“正名历史”。他们不想让“西方版本的二战叙事”一统天下。尤其是苏联战场的牺牲与贡献,在某些教科书里几乎被隐身,这口气,他们咽不下。
而古巴和塞尔维亚这两个“地理位置不靠边”的国家,也不容小看。古巴是拉美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,跟中国在疫苗、港口改造等方面合作紧密。

塞尔维亚则是中欧地区最早吃到“一带一路”红利的国家之一——匈塞铁路、贝尔格莱德工业园,都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成果。他们来中国,不是“刷存在感”,是来谈生意、谈合作的。
中方这次也不是单方面“请客吃饭”,而是把话说得很清楚:我们没有忘记历史,也不会忘记朋友。14国50位国际抗战贡献者的后代被特意邀请出席,其中有飞虎队的后人,也有苏联顾问的亲属。这不是走形式,是在告诉世界,“朋友的忙我们记着,敌人的账我们也没忘”。

而在经济层面,中亚和东盟这两个板块的100%出席率,说到底,还是项目落地让人信服。2023年中国和中亚的贸易额同比增长22%,东盟连续4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这都是靠合作堆出来的信任。
从“活动”到“布局”,中国主场的信号不止一个
这场多边活动,不只是一次纪念,更是一场关于国际秩序的“微调”。不是对抗,不是替代,而是另起炉灶地搭一个“能说话”的平台。

26国中,有19个是发展中国家,这本身就打破了以往由G7主导国际议程的惯例。在这里,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不被淹没,也不被代表,每个国家都能讲自己的话。
而朝韩、阿亚的同框,不是偶然的“和解合影”,而是中国作为调解者功能的一次展示。能不能解决问题,要看接下来的动作,但至少说明一点,中国不是只做“生意场上的买卖人”,也愿意做“矛盾对接的中间人”。

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。纪念,是为了不忘;合作,是为了更稳。中国不是要改变世界格局,而是要在这个格局里,有话语权、有朋友、有方案。
这次活动的意义,不是停留在“排场”上。它是一种信号:在动荡的当下,谁能搭起一个让不同国家坐下来说话的平台,谁就掌握了未来国际秩序的主动权。而这一次,北京做到了。
参考资料:
名单来了!普京、金正恩等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新黄河 2025-08-28 10:04
请先 后发表评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