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扫码送礼”有猫腻——张掖市、县警方合力摧毁“地推接码”黑产链警示录

近日,在张掖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,市、县两级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,成功破获一起全链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,彻底斩断一条集“地推-接码-引流”于一体的黑灰产业链。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,查获涉案手机1900余部、非法注册的网络账号1800余个,有力震慑了网络黑灰产犯罪的嚣张气焰。此案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生态打击,更为我们每一位公民敲响了信息安全的警钟。引以为戒。

温情面具下的陷阱:“地推”如何窃取信息?案件揭露,自2025年2月起,该犯罪团伙流窜于新疆、甘肃等地的商场门口、夜市、菜市场等区域,打着“京东一分购送礼物”“新用户注册领奖品”的温情招牌,利用人们贪图小利的心理设置隐秘陷阱。
该犯罪团伙的作案方式极具欺骗性、迷惑性。犯罪分子会以“简单快速”或“帮助操作”为名,极其自然地从参与者手中接过手机。在受害者被精美礼品吸引注意力的短短几十秒内,他们便迅速完成接收短信验证码、截屏并发送至特定微信群、随后删除所有记录的一系列操作。整个过程快如闪电,事主几乎毫无察觉,在拿到一个小玩偶或水杯后便满意离开,却不知自己的手机号和验证码已被瞬间窃取,并流向了黑产网络的深处。
黑产链条的运作:你的信息流向何处?这条犯罪链条分工明确,形成了紧密的“捕猎-销赃-加工”流水线。在街头实施犯罪的“地推人员”只是最前端一环。他们窃取的信息,会通过以A省为首的“中间商”组建的微信群进行汇集和流转。
这些包含着公民身份钥匙的手机号和验证码,最终被输送至位B省的“网络工作室”。该省团伙以公司化模式运营,专门收购这些信息,并利用它们批量注册各类网络社交媒体账号。这些被非法注册的账号,脱离了真实用户的控制,成为了网络黑产的“傀儡”号,被大量用于抖音、快手、微博评论区做“引流”推广,为诈骗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掩护,严重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,也给信息被窃的公民带来了在的法律风险。
警方提示:筑牢个人信息安全“防火墙”。面对日益隐蔽和产业化的网络犯罪,公民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是遏制犯罪的第一道防线。针对此类“地推接码”骗局,高台警方郑重向公众发出警示,请您务必牢记并践行“三个不”原则:
首先,不轻易交出手机。 手机是个人信息的核心载体,等同于您的“电子身份证”。切勿因任何理由将手机交由陌生人操作,尤其在接收验证码的关键环节,必须保持设备的绝对掌控。其次,不泄露验证码。 验证码是支付安全和账号安全的“生命线”,是身份核验的最后一道屏障。任何正规机构都不会向您索要验证码。因此,请牢记:凡是要验证码的,都是骗子。最后,不贪图小便宜。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面对街头“扫码送礼”、“免费抽奖”等诱惑,请多一份警惕,主动思考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,莫要因小失大,泄露个人敏感信息。
									
请先 后发表评论~